2021案例集

马栏山文创园:

中国V谷提高6倍视频处理效率的秘密

电视内容生产“高地”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,依托既有优势,融合5G、大数据等前沿科技,抢占“文创”产业发展“制高点”,推出了4K技术修复的《开国大典》、“5G+VR”制造业云平台、“国潮”文创产品等。

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首席专家周苏岳表示:“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配备了F5G光网络+WIFI6+无线5G,融当今最新IT技术于一身,在计算、存储及带宽方面达到了业界最高标准。对于园区内企业及个人用户,能够实现拎包入住的服务模式。”

转码速度提升至

8

云端处理视频效率提升

600%

文创产业看马栏山

科技企业的孵化主要看中关村,文创产业的发展要看马栏山。2020年1-8月,马栏山文创园企业营收达到了256.12亿元,同比增长15.22%。园内汇聚了4家主板上市公司、云集了3000多家各类文创企业,以数字视频创意为龙头,成了互联网企业青睐的宝地。

5G、4K/8K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“科创和文创”产业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,马栏山近年来通过视频云平台建设为“中国V谷”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。

用4K技术修复经典影视作品

一直以来视频剪辑都属于“重体力”工作,对硬件的需求也提出了很高的挑战。但随着IT技术的飞速发展,更多核心的处理器及GPU加速技术的应用,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视频处理的计算压力。但4K、8K高清视频以及多路视频综艺节目的出现,又引发了新一轮的硬件需求竞赛,此时不仅是计算,存储与网络带宽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。

常见的新闻或综艺节目场景,一般会采用3至6轨形式录制,有多台高清摄像机同时工作,对存储的性能与带宽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。因此,需要更高性能的分布式存储来解决。

为此,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构建了一套集“云存储、云备份、云计算”于一体的视频制作共享平台,为企业创新做好技术支撑。

在基础设施支持方面,马栏山文创园选择了浪潮分布式存储作为视频业务的存储平台。为文创业务提供PB级存储容量和25Gb组网带宽,并提供了双副本数据冗余策略,满足AI语音、AI视频等创新业务的极致性能、容量和可靠性需求。马栏山文创园还构建了24PB的磁带库系统,满足视频冷数据的备份归档需求,此系统具有可靠性高、性价比高的优势,能够满足视频大数据长期存储的需求。

“公有云+驻地云+边缘云”

文创企业的视频相关应用,超大容量传输及高带宽等需求远超传统行业,因此马栏山文创园采用了公有云+驻地云+边缘云的形式来满足用户需求。公有云方面通过与几大主流云服务商合作,马栏山文创园企业能够将自己的作品分发出去,主要用于视频作品后期推广与分发。

在视频录制过程中会产生巨大容量的视频流,此时对带宽及存储要求很高,公有云在成本及带宽等方面都不能满足文创企业需求。驻地云需要扛起工作量很大的视频处理相关任务。

马栏山文创园的驻地云包含计算、存储、备份和记账等节点,通过强大的服务器、存储及网络等基础设施来帮助园区内企业搞定视频制作相关应用。

浪潮存储

七维动力的《少年之名》真人秀节目是一部多场景、多机位,通过5G+云化制作的节目。每一期节目摄像端数据容量为232TB,云端收录49TB,通常转码需要6000小时以上,备份需要400TB。

2020年6月,七维动力启用了文创园云平台进行转码等工作,其中拷卡数量在传统模式下为4张,云化模式提升至20张;转码速度由2倍实时提升至8倍实时;23TB数据上传时间由24小时缩短至4小时,带来了400~600%的效率提升。

边缘云主要面向初级的海量视频数据,因此对计算与存储的要求也非常高。目前浪潮存储主要部署在文创园边缘云中归档缓存的区域,在马栏山文创园的云计算体系上,扮演着计算和存储共享的重要角色。

数字化浪潮 与客户同行